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部署要求,正确理解和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法发〔2018〕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网络安全法及有关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于2019年10月联合印发《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黑恶势力犯罪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办理利...
根据全国扫黑办2020年工作部署,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要因时制宜谋划好疫情防控背景下扫黑除恶制胜之策,按照“清到底、清干净”的要求,深入开展“六清”行动,展开扫黑除恶大决战。一、开展“线索清仓”行动。4月至6月,要对可能存在问题的线索实行提级核实、统一建档。对重大复杂线索,全国扫黑办直接核查;对重要线索,各省级扫黑办要逐条过筛、回溯核查;对其他线索,要推动全国地市兜底核查,务必做到“件件有着落...
一、非法集资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号),非法集资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行为需同时具备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四个特征要件,具体为:非法性: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公开性: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详见附件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与反腐败结合起来,与基层“拍蝇”结合起来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各级监察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在惩治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中的协作配合,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更大成效,2019年10月,国家监察委员会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在扫黑除恶...
为依法惩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集资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非法集资犯罪相关规定具体如下:一、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未经有关部门依...
2019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实施“软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软暴力”违法犯罪的认定标准具体如下:一、“软暴力”是指行为人为谋取不法利益或形成非法影响,对他人或者在有关场所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恐慌进而形成心理强制,或者足以影响、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手段...
客服电话:(029)96669
信用卡客服电话: 40005-96669
邮政编码: 710075
地址: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四路13号朗臣大厦
长安银行版权所有Copyright©2009 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1007555号 本网站已在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备案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554号 本网站已支持IPV6访问